邹平百年古建筑剪影——三大名胜古迹

admin 1 0

我们山东的名胜古迹确实不少,先从了解咱们山东邹平的名胜古迹开始吧!现在,小编就带着你走进邹平的三大名胜古迹吧~

唐李庵

唐李庵是滨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李庵位于山东省邹平市城西5公里会仙山东边,占地面积1338亩。是长白山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庙群,著名佛教寺庙,兴建于隋唐,素有齐鲁“小灵岩”之称。

唐李庵石坊

唐李庵正门

据碑记记载,其最早的一次重建是在明隆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大殿、东西偏殿各有三间,另有跨院僧房、藏经楼、寺南接待香客的客房和寺东的姑子庵草房等,总计有房屋32间,建筑面积820平方米。

寺庙上的石雕栩栩如生

整个院落“四合院”式建筑群落,由正门进去之后是一个大影壁、然后是大雄宝殿、伽蓝神殿、地藏王菩萨殿、韦陀菩萨神龛组成。大殿的屋脊、角、檐均有双龙和奇兽,内部绘有钟馗捉鬼、菩萨像、唐三藏取经、八仙人物、哪吒闹海、彩色神仙飞升图、墨色老虎、竹子、彩色三国演义故事,以及墨色山水,人物画等大量壁画。栩栩如生,实属罕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

藏经楼

庵内还有有明隆庆元年至清道光年间增修唐李庵石碑4座,丁香、柏树数株和一株相传有500年树龄的文冠果树一株。1984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醴泉寺

醴泉寺位于邹平市境内西南长白山中,始建于南北朝后期,后圮。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院时东山有一泉涌出,中宗赐名“醴泉”,醴泉寺即由此得名。

醴泉寺全景

寺内著名的景点有范公祠,为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祠堂。范仲淹幼年随母嫁适长山,曾寄读醴泉寺,饱经流离寄寓之苦,后官途成名,醴泉寺亦名声大震。范仲淹去世后,县人为其建祠纪念,醴泉寺香火也随之日盛。

醴泉寺正门

寺南5里为黉堂岭,山峪纵深,古木参天,中有一石洞,相传当年范仲淹曾避寺中喧嚣来此攻读,世称“读书洞”,又称“上书堂”。

醴泉寺环境幽美,为一方之名胜。如今,醴泉寺作为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古寺遗址和一代名相范仲淹的求学故地,仍不失为人们吊古励今的游览胜地。

这里拥有文化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庭院、泉水,在蓝天下一幅极具故事性的画卷,为我们讲述着抗战时期的动荡。庭院建筑完整和谐,浑然一体,群山环绕将其拥入怀中。每当烦躁之时,为何不走进这碧水青山中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呢。

雕窝峪

雕窝峪位于山东省邹平市青阳镇西南,属齐鲁长白山系,这里山谷深邃奇险,风景奇特,保护性的开发使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鲁中山区的原生态景色;青阳镇自1993年起,对峪中王薄起义旧址进行综合开发后,形成了自然、人文、庙文化三大景观。

“雕窝峪”石坊

点将台下刻王薄的《无向辽东浪死歌》,由书法家苗培红所书。

系隋末(公元611年)第一次农民起义遗址,山谷深邃奇险,风景十分奇特。三面皆与高山相连,唯西北角有东西宽20余米的峪口一石门。传说石门为王薄起义时所建造。石门东、西各有“古石墙”(亦名石城墙),随山势向两边延伸,高约2丈,长各约2华里。进石门即听到水声潺潺,不见水影,西南方有一山涧,乱石蹲踞,水从石底默默穿行,故名“潜龙涧”。

旁边有游览图,另一侧是王薄像,王薄起义遗址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景观包括从石门到碧霞祠3里多长的峪中建造的雕塑“王薄亭和王薄像”,雕刻在不同位置的悬崖、峭壁上的各种体裁的斗方大字,文昌阁、山神庙、碧霞祠,莲花亭、花岗岩牌坊、义旗台等。

亭内有一块石碑,上刻“王薄起义纪念碑”。

邹平在山东滨州算是一个不小的县级市,管辖的范围很广,周边挨着济南,淄博,算是个三角地带,这里有平原,还有山地,所以文物古迹很多,今天就介绍这三处,有时间在为大家介绍邹平一代别的文化风土人情。以上资料由小编亲自整理,如有不妥请指正。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可以在文章下方发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见解,或者你还想知道滨州有什么著名的景点和特色美食,在文章下面留言小编会为大家一一解答。

关注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的精彩内容~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上一篇诛仙手游天音技能加点 平民玩家最终选择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